期刊简介
本刊是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逢双月26日出版,主要刊登我校科技人员及校友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经验报告和综述等。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611
- 国内刊号:14-121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与心律失常相关研究
郭薇;刘水平;陈玉川
关键词:受体, 阿片样, 配体, 心律失常
摘要:近几十年来的观察日益表明猝死是人群健康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严密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证明心血管病猝死占所有未能预料的死亡原因的首位。Hurst提到几乎所有的瞬间猝死都是由于心肌本身或心脏以外的原因发生心律失常所致。目前受体及其信号通路研究成为心律失常研究的重要方向。现就阿片受体与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1 阿片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973年证实阿片受体的存在,阿片受体可分为μ、δ、κ三种亚型。1992年美国Evans等首先报告了小鼠δ受体(mDOR)基因克隆成功,他以NG108-15杂交瘤细胞为材料,采用“功能表达克隆法”,阐明了δ受体蛋白的一级结构,证明具有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特性,有七次跨膜疏水区段,由372个氨基酸组成,N末端有两个糖基化位点。将δ受体cDNA转染到COS细胞,以受体结合实验证明对δ受体选择性配体DPDPE结合有高亲和力[1]。很快对μ和κ受体的克隆相继成功,μ受体也有七次跨膜特征,由389个氨基酸组成,在N末端有五个糖基化位点,对μ受体选择性配体DAGO有高选择性。κ受体蛋白有380个氨基酸,七次跨膜。阿片受体μ、δ、κ三种类型均克隆成功,一级结构得以阐明,为阿片受体结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受体第三胞内环和C端根部的高度保守性,说明μ、δ、κ等三种受体藕联着相似的G蛋白,胞内效应器和信号转导途径也都很相似。胞外环会分辨不同的配体,决定着选择性。 另一进展是1994年在利用低严格性的寡核甘酸探针筛选cDNA库的方法寻找阿片受体基因家族新成员时,克隆出一种与阿片受体有较高同源性的受体,其结构与阿片受体类似,但与阿片受体的众多配体亲合力均很低,被命名为阿片孤儿受体(ORL-1)[2]。在人由370个氨基酸组成,七次跨膜,N末端有3个糖基化位点。1995年,有两家实验室分别找到孤儿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命名为Orphan FQ和 Nociceptin[3,4]。这孤啡肽是一个十七肽,其结构与强啡肽A相似,它与Gi蛋白偶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用组织匀浆法测OFQ放免活性,得到OFQ在小鼠组织含量分布显示,具有明显的器官差异,在小鼠OFQ含量,心>肺>肾>胃>肠>肝> 脑[5] 。OFQ在中枢的分布以下丘脑及边缘系统含量为丰富,可能与中枢镇痛有关。脑室内给予OFQ引起心率下降,平均动脉压下降[6]。外周OFQ作用不详。推测与心绞痛等与疼痛有关的疾病关系密切[7]。静脉注射孤啡肽,通过外周ORL-1受体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是抑制Na+/Ca2+代谢和快钠通道。
友情链接